那是一個舊人、舊聞、舊印象的時代,那是一個保守分子與激進者并存,狂士與酸儒共處,迷惘者與殉道者同行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彼此沖擊的思想、激蕩熱烈的理念在一所所“消失”的名校孕育;捍衛舊思想、強調新精神的大師們在一所所“消失”的名校共存。曾幾何時,這些名校無不是中國教育的驕傲。就連那一個個校名,也是精彩絕倫,各有千秋,韻味無窮。誠如陳寅恪先生在1929年所作王國維紀念碑銘中提之——“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年祀,與天壤同久,這一理念也隨之成為了彼時名校共同追求的學術精神與價值取向。“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标愐〉却髱煵豢蓮蜕?,“消失”的名校卻在新的時代里孕育新的生命。這期文史新說,凱風網帶您回顧那些“消失”了的名校,在“消失”的地理坐標上帶您體悟并未消失的大學精神。
一、老北大的魅力——京師大學堂
京師大學堂
京師大學堂的部分師生合影
作為北京大學的前身,也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學,京師大學堂是戊戌變法的重要產物和唯一遺存。1898年7月3日,光緒帝正式批準設立京師大學堂,孫家鼐任第一任校長。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東街、沙灘、紅樓等處。許景澄任中學總教習,美國傳教士丁韙良任西學總教習。
北大紅樓(現為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變法失敗后,大學堂以“萌芽早,得不廢”,但舉步維艱。1912年,曾翻譯《天演論》的嚴復被任命為京師大學堂總監督,接管大學堂事務。同年5月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嚴復成為北京大學的首任校長。
京師大學堂的建立,是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標志,其最大特色是在繼承中國古代文明的基礎上引進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和近代科學文化。其辦學方針遵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原則,強調“中西并重”,務使二者“會通”,缺一不可。但在本質上它仍然是一所封建書院。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
直至1916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長,在啟用教師上開始體現“兼容并包”之精神和“學術自由”之主張,北大方將“兼容并包”的精神浸透于它的每一個方面。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燕京大學被撤銷,北大遷入其址并成為了一所以文理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但無論是曾經的沙灘紅樓,還是今日的未名湖畔,北大一如既往地延續著蔡元培先生“舊學舊人不廢,而新人新學大興”的主導思想,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國內的頂尖人才。
北大名人
何謂北大真精神?“北大精神”是北大在歷史積淀中形成的本質特征,是貫穿北大始終的不滅靈魂。不同時代,不同的人理解亦各不相同。1923年底,時為代理北大校長的蔣夢麟在北大二十六周年紀念會上以《北大之精神》為題發表演講,將北大的精神概括為“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1927年,馬寅初先生在北大二十九周年紀念會上作同樣題目《北大之精神》的演講,再一次闡述“北大精神”的內涵:“為了國家、社會,不顧一己私利,勇敢直前,雖斧鉞加身毫無顧忌的犧牲精神?!倍谶@之前的1925年,北大27周年校慶時,魯迅先生在《我觀北大》一文里概括北大的兩個特點是:第一,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向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與黑暗勢力抗戰的,即使只有自己。蔣夢麟、魯迅和馬寅初從不同的角度揭示出北大精神中寬容、自由、追求進步、勇于犧牲之特點,這些都是北大精神中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傳統。一言以蔽之,即為陳寅恪先生“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此謂北大之真精神!
北大校門
最后,引用北大新詩研究所所長謝冕在一九九七年迎新會上的講話作為北大篇的結束:這真是一塊圣地。近百年來,這里成長著中國數代最優秀的學者。豐博的學識,閃光的才智,莊嚴無畏的獨立思想,這一切又與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銳的抗爭精神相結合,構成了一種特殊的精神魅力??茖W與民主,已成為這圣地的不朽靈魂。
二、燕園故影——燕京大學
提起中國近現化教育史,不能不提及“消失”的燕京大學。作為1916年,由華北地區的幾所教會大學合并而成的一所著名學府,其校址即今日北大的校址(早年稱燕園)。
燕大舊照
由于是不同的教會學校合并,所以起初管理非常混亂,一直沒有滿意的校長,直到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校長,才開始有了轉變。
司徒雷登(1876-1962)
司徒雷登是著名的來華傳教士之一,后來還成為美國駐華大使。他上任后,立即對學校進行了改革并把學校更名為燕京大學。隨后向社會各界募捐,建設新校區。經過多年努力,燕大成為了當時中國最美麗最有成就的大學。
當時的燕大東西軸線以玉泉山塔為對景,從校友門經石拱橋、華表(取自圓明園廢墟),方院兩側是九開間的廡殿頂建筑穆樓和民主樓,正面是歇山頂的貝公樓(行政樓),兩側是宗教樓和圖書館,沿中軸線繼續向東,一直到未名湖中的思義亭,湖畔還有博雅塔、臨湖軒。
燕園倩影
東部以未名湖為界,分為北部的男院和南部的女院。
容全堂女生宿舍
為了培養漢學人才,燕京大學和哈佛大學合作成立了哈佛燕京學社。半個世紀過去,歲月風塵抹不去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的軌跡。直至今日,設在哈佛大學的學社總部仍然延續著昔日的輝煌。
燕園名人
在1952年的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被撤銷,北大從五四大街遷入“燕園”。其法學院、社會學系并入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工科并入清華大學,文、理科并入北京大學,燕大至此退出歷史的舞臺。燕園故影雖已隨風遠去,但燕大“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之校訓依然回響在人們的耳畔、回蕩在未名湖的粼光碧影間。
三、圣美善真——輔仁大學
北京輔仁大學存在于1925年——1952年,其舊址原為濤貝勒府,以府邸為校舍。后在府邸花園南部和馬圈舊址建造輔仁大學新樓,中西合璧式,1930年建成,現為北京師范大學的一個校區。
北京輔仁大學的創始人是天主教知名人士英斂之、馬相伯,學校原名北京輔仁社,1927年改為北京輔仁大學。建校前,這里本為清朝貝勒載濤(載濤是醇親王奕譞之子,即道光皇帝的親孫子、咸豐皇帝的親侄子、光緒皇帝的親弟弟、宣統皇帝溥儀的親叔叔)王府的一部分,清朝覆亡后,載濤因生計拮據,將貝勒府的后花園租給輔仁大學建校。
該校是英斂之、馬相伯受美國天主教會之托創辦的,第一任校長是美籍教士奧圖爾,后由我國著名教育家陳垣任校長至1952年。學校為教會私立性質,董事會中包括胡適等政界、學界知名人士,執教者多為卓有成就的學者。
輔仁名士
輔大的創立,延續了始于明末清初利瑪竇與耶穌會會士“學術傳教”的傳統,其校歌“輔仁以友、會友以文、吾校之魂、圣美善真”便是最好的鑒證。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輔大被收歸公有,稱為“國立輔仁大學”(NationalFuJenUniversity)。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輔大分別并入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五座高校。而在臺灣,國民政府于1960年又核準了該校的復校計劃,這便是今日的輔仁大學。
四、孔孟弘光——齊魯大學
齊魯大學是1904年至1952年在山東省辦學的一所教會大學,也是當年外國人在中國創辦的十三所教會大學之一,由來自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三國的14個基督教教會組織共同籌款聯合開辦,其前身為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所教會大學,齊魯大學號稱“華北第一學府”,與燕京大學齊名,有“南齊北燕”之稱。國內許多知名學者如老舍先生、歷史學家顧頡剛、墨學大師欒調甫、戲劇學家馬彥祥等紛紛到此執教。
齊大才士
齊魯大學雖是一所教會學校,但在辦學的過程中,學校的教育目標與我國社會現實需要逐漸符合,尤其是開展的鄉村建設運動,對推動山東鄉村向近代化發展、改善農民的生活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1952年高校調整中,該校被并入山東大學,部分專業并入山東師范大學,故此形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齊魯大學變遷圖。
齊大雖已“作古”,但她留下的那些典雅、古樸、充滿異國風情的校舍建筑,“爾將識真理,真理必釋爾”的校訓依然縈繞在齊魯大地、滋養著這塊土地上的莘莘學子。
五、法學淵藪——東吳大學
十九世紀中葉以后,清廷不敵英法俄日等國侵略,被迫簽下數紙不平等條約。戰事連連潰敗使政府及百姓喪失了信心,社會呼吁改革及學習列強之長的聲浪日增。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900年12月,博習書院、宮巷書院,中西書院三院合一,在蘇州成立東吳大學。
作為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東吳大學的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時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稱。東吳大學以“UntoaFull-grownMan”為校訓,強調學生人格的陶冶。也因此,培養了一大批現當代著名的法學專家,如鄂森、王寵惠、吳經熊、倪征燠、李浩培、潘漢典、楊鐵(木梁)等,被人們譽為“華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學院。”
東吳精英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并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定名為江蘇師范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改辦為蘇州大學。這座曾經的教會學校在蘇大的發揚下,繼續延續著昔日的輝煌。
六、名震上?!鸬┐髮W
震旦大學是天主教耶穌會在上海創辦的著名教會大學,是中國近代著名高校。由中國神父馬相伯于1903年2月27日,在徐家匯天文臺舊址創辦。
震旦是印度對中國舊稱。因為法國耶穌會士對于馬相伯去宗教化等方式感到不滿,一九零五年八月,馬相伯辭去震旦學院校長一職,連同128名投票反對耶穌會士提出的改變而退學的學生,按他們的要求開辦一所新學院。南從周則與其他耶穌會士在次年秋天重開震旦學院。當馬相伯和離校的學生知道這消息后,便把他們的學校定名為“復旦公學”,即后來的復旦大學?!皬偷保∑浠謴汀罢鸬敝?。
1914年震旦學院改為六年制,分設博物醫學、法政文學、算術工程3科。即后來的醫、法、理工3個學院。講授均用法語。學生來源多為徐匯公學及各地天主教會辦的學校畢業生。1915年起院長需由羅馬耶穌會總部任命。1932年改稱震旦大學。震旦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半個世紀以來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專業人才,尤其是在法律與醫學方面。
震旦名士
1951年2月1日開始,傳教士退出學校,天主教會停止撥給震旦大學經費。1952年10月高校院系調整,震旦大學撤銷,醫學院和圣約翰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合于原址組建上海第二醫學院,其余學院分別并入復旦大學等校。
七、光與真理——圣約翰大學
圣約翰大學創建于1870年,是上海乃至全中國的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府,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
作為民國首個全英語授課的大學,圣約翰大學有“東方哈佛”和“外交人才養成所”之雅稱,創下了民國教育的多項第一。該校培育了林語堂、張愛玲、鄒韜奮、顧維鈞、宋子文、榮毅仁、劉鴻生、貝聿銘、施肇基等一大批影響中國歷史的杰出人物。
培育人才
1950年12月,圣約翰大學正式宣布與美國圣公會脫離關系,1952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被拆散并入其他多所高校,主要是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上海第二醫學院。其校址現為華東政法大學所用,主要為其培養研究生。
圣約翰光芒已然不見,但“光與真理”的校訓仍在華東政法大學弘揚。
八、誠為體,仁為用——之江大學
之江大學是基督教美北長老會和美南長老會在杭州聯合創辦的一所教會大學,是中國的13所基督教大學之一。其前身,最初是1845年美國教會在寧波創設的“崇信義塾”,1867年遷址杭州,1897年,更名為“育英書院”。
鑒于1914年改名為之江大學。1909年美南長老會加入。北伐戰爭期間一度停辦。1931年向中國政府立案,因為只有文理兩個學院,定名私立之江文理學院??谷諔馉幤陂g曾經遷至安徽屯溪、上海、福建邵武、貴陽、重慶等地。到1948年因已擁有文、商、工三學院,得以恢復之江大學名稱。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之江師生歡欣鼓舞。1950年,校董會推選黎照寰為校長,周正為副校長,并成立抗美援朝委員會,之大不接受任何外國經費,美籍教師回國,之大由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丹來接收,黎交出校政后回滬。1952年夏,全國高等院校調整院系,之大建筑工程系并入上海同濟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財經系并入上海財經學院,工程學院各系并入浙江大學;文學院各系及部分數理化學系進入浙江師范學院(后改杭州大學)。從而結束了之江大學100余年的歷史。
九、誠真勤仁——金陵大學
金陵大學(1888年—1952年)是美國基督教會衛斯理會在中國南京創辦的私立教會大學,1928年向中華民國教育部注冊。金陵大學為中國現代大學教育的建立與發展、為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的引進、為中國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開創、為社會輸送優秀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是當時社會評價為中國最好的“教會大學”。
作為教會大學,金陵大學是匯文書院和其他兩個書院:基督書院和益智書院合并建立的。該三書院在南京城內鼎足而三。三書院都是男生學校,辦學宗旨相同,辦法亦大同小異。
金陵大學在64年辦學中,早期曾按照教會的辦學宗旨,推行基督化教育,傳播了基督福音,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正是由于在這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使金大飲譽國內外,并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一定影響。教育家陶行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哲學家方東美、文學史家程千帆等均出自于此。
金陵名人
1952年院系調整,金陵大學等西方教會大學撤銷建制,金陵大學文學院、理學院并入新南京大學(南京大學保留文、理學院,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成為南京大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此金陵大學校名取消,檔案歸屬南京大學,南京大學遷至金陵大學鼓樓校址,根據《南京、金陵兩大學合并、調整工作進行辦法》,金陵大學和中央大學及其前身學校的歷史檔案明確劃歸(新)南京大學。
十、作育英才——嶺南大學
嶺南大學前身為格致書院,創辦于1888年,校址設在廣州城內。1925~1927年廣州處于大革命高潮,該校工人、學生連續罷工、罷課,1927年4月學校宣布停辦。當時以錢樹芬為首的一批愛國校友倡議接辦學校,同年7月經廣東政府批準,學校收歸中國人自辦,并正式改名私立嶺南大學。
在廣東當時的高等院校中,嶺南大學的規模、師資、設備、教學等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
嶺南大學從創立之日起,就招收海外歸來的華僑子弟入學。民國初年嶺大正式附設華僑學校,“專為利便華僑學生歸國求學及促進華僑教育?!比A僑學校的校舍由南洋華僑捐資修建。華僑學校成立以后,僑生人數與年俱增,如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就從新加坡歸國就讀嶺大華僑學校。數十年來嶺大培育了大批僑生,其華僑教育成績得到海外華僑的支持,他們強烈要求嶺大派員在海外辦僑校。1929年,嶺大在新加坡開設分校,1938年底在越南西貢也開辦了嶺南分校。嶺大開創了我國華僑教育的先河,華僑教育成為嶺大的辦學特色。
1953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該校有關科系分別被并入中山大學和其他高等院校。
結語
“消失”的名校燦若繁星,請恕我們不能盡述,但由此延續的大學精神卻是我們理應繼承的瑰寶。
畢竟大學精神維系著一個國家未來的命運,教育理念決定著國民素質的高低。“君子務本,其命維新。”讓我們在那些“消失”名校的榮光下繼續堅持“兼容并蓄、學術自由”的精神,彰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古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