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化的浪潮中,全社會需要解決好四個問題:
一是需要保持積極的穩健增長,以保證工作崗位的增加;
二是提供工作培訓機會,幫助個人學習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能;
三是提高商業社會乃至勞動力市場的活力和流動性;
四是為那些被自動化取代的工人提供收入和重新就業幫助。
縱觀人類技術的發展歷程,往往遵循一個固定的規律,即先是概念萌芽,然后經歷市場炒作,資本蜂擁,結果潮水退去,泡沫破滅。而繁華落盡后,才會經歷技術成熟的階段,直到最后的落地應用,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是順應這個規律。如今 AI 技術正逐漸走出實驗室,走進我們生活。未來 AI 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改變?誰都沒有答案,正如《南風窗》寫的那樣:" 今天怎么想象未來,都是幼稚的 "。但我們應該相信一個尊重科技的社會一定能夠向好而生,愿在未來,機器能成為人類的合伙人,而不是對手,更不是替代者。
近日,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發布的報告中稱,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全球大概有 3.75 億人口將面臨重新就業,其中中國占 1 億。
麥肯錫報告中分了 11 個行業大類,看不同國家未來在這些行業的崗位需求變化。其中涉及到創意工作、技術類工程師、管理類以及社會互動類的崗位需求增長明顯,因為機器還無法在這些領域取代人類。另一方面,那些在可預測環境中進行物理活動的部分崗位需求將下降明顯。
報告指出,按基本的市場供需關系,那些需求下降的崗位工資也將面臨工資下降的窘境。與此同時,崗位學歷要求將進一步提升,要求較低學歷的崗位數將減少,大學乃至更高學歷要求的崗位將增多。
注:在創意人員(藝術家、設計師、娛樂業從業者、媒體工作者)大類中,中國崗位需求將增長 85%。(下列圖片均來自麥肯錫,以下 11 張圖中的柱形圖從左至右代表的國家分別為中國、德國、印度、日本、墨西哥以及美國。)
注:在技術專家(計算機工程師、專家)大類中,中國崗位需求將增長 50%。
注:在教師(學校教師、高等教育、其他教育業專業人士)大類中,中國崗位需求將增長 119%。
注:在經理及管理人員大類中,中國崗位需求將增長 40%。
注:在建筑人員(建筑工程師、建筑工人、安裝及維修人員)大類中,中國崗位需求將增長 9%。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可預測環境下的一些相對低收入崗位,例如園藝工人、水管工、兒童和老人護理人員受自動化的程度也會較低。一方面由于他們的技能很難實現自動化,另一方面,由于這類崗位工資較低,而自動化成本又相對較高,因此推動這類勞動崗位自動化的動力較小。
2030 年,最多將有 1 億中國人將重新就業
麥肯錫報告特別指出,被機器人取代并不意味著大量失業,因為新的就業崗位將被創造出來,人們應該提升工作技能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就業大變遷時代。
報告指出,至 2030 年全球將有 7500 萬至 3.75 億人口重新就業并學習新的技能。從數量上看,中國將面臨最大規模的就業變遷,預計將有 1200 萬至 1.02 億中國人需重新就業。
注:從左至右國家分別為:美國、其他發達國家、中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淺藍色方塊表示在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況下,各國分別將有 5400 萬、6400 萬、1 億、7200 萬人需要重新就業并學習新的技能;深藍色方塊表示在自動化發展相對緩和的情況下,各國分別將有 1600 萬、1700 萬、1200 萬、1000 萬人需重新就業。
注:本圖代表全球 26.6 億工作人口中,最多將有 3.75 億人的工作被影響,需要重新就業。
事實上,不同國家未來被自動化取代的崗位數,會受到經濟發展預期、勞動力增長情況、工資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工資水平越高的國家越易受到自動化的影響,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力總數若出現下降情況,未來將被自動化取代的崗位數便會更多。
注:橫坐標代表不同國家的 2010 年的 GDP 總值,縱坐標代表 2030 年各國目前的工作被自動化取代的比例。深藍色圓圈代表中國,表示 2030 年,中國預計有 1.112 億人的工作被自動化所取代。
麥肯錫報告還特別指出,在自動化的浪潮中,全社會需要解決好四個問題: 一是需要保持積極的穩健增長,以保證工作崗位的增加; 二是提供工作培訓機會,幫助個人學習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能; 三是提高商業社會乃至勞動力市場的活力和流動性; 四是為那些被自動化取代的工人提供收入和重新就業幫助。 總而言之,對于每個個人來說,需要對未來高速發展的工作環境提前做好準備,努力掌握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能。未來對于人類而非機器的崗位需求將持續存在,但人們也應重新思考傳統的工作方式還是否可行。 面對日益強大的機器人,普通人最大的擔憂就是,它會不會搶了我的飯碗?過去,這還只是擔憂,現在,麥肯錫可以用一份 160 頁的報告(只是報告摘要喲)明確告訴你: 全球最高達 50% 的工作是可以被機器人取代的; 有六成的工作崗位,其 30% 的工作量可以由機器代勞; 到 2030 年(還有 13 年時間),保守估計全球 15% 的人(約 4 億人)會因人工智能工作發生變動,激進預估會影響 30% 的全球人口,也就是 8 億人。
雖然機器人對人類的 " 威脅 " 不小,但是麥肯錫的研究認為,不同國家,不同崗位,受到的沖擊是有顯著差別的。比如,越是發達國家,人工成本高,越有動力率先采用機器人,因而發達國家的勞動力被機器人取代的程度會更快更高。
如下圖所示:到 2030 年,全球平均被機器人取代的勞動力比率是 15%,作為不發達國家的代表,印度這一比率僅有 9%;中國基本與世界平均水平持平,為 16%;而發達國家的代表,美國、德國,這一比率高達 23% 和 24%。也就是說,發達國家的普通勞動者正面臨被機器人取代的巨大風險。
從具體崗位上看,穩定環境中的體力工作(如機器操作員和快餐行業員工)會率先受到沖擊;
多變環境中的工作被取代的風險較低,因為從技術上來看,這些工作難以實現自動化。如專業研究人員、照顧崗位、建筑師、管理人員、教育者、技術專家、藝術工作者等崗位需求未來會增多。
尤其是照顧類崗位(醫生、護士、高級護理),無論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都有大量的人力需求,這顯然是受全球老齡化的影響。
在這個報告中,麥肯錫還有一個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子報告(而且還被排在了各國子報告的第一個,可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麥肯錫認為,從總體來看,中國將受益于自動化。一方面,中國正走向老齡化,到 2030 年,17% 的人口都將在 65 歲以上;另一方面,中國從農業向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產業轉型,對勞動力有巨大需求,如果不是自動化,我們可能還會出現勞動力缺口,在生產效率上也難以提高。
但對勞動力的沖擊也不小,具體來說有三點:
一是總體崗位需求減少。
人工智能取代了一些職業,也會產生一些新的職業,但總體來看,到 2030 年,受人工智能普及的影響,中國的勞動力需求會較現在(2016 年)減少 1600 萬。
二是部分崗位消失。
中國哪個職業受到的沖擊最大,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麥肯錫認為,是機械師和廚師。到 2030 年,以這兩個崗位為代表的基礎工作會減少 360 萬。猜測可能是考慮到中餐的流水化生產趨勢,廚師的需求會大大減少。
比如我們就知道一家叫一米云站的企業,他們是做中餐供應鏈,以熱鏈盒飯供應工業園區、大型企業、學校等大規模用餐場景。在他們的中餐工廠里,廚師這個傳統餐飲必需的崗位,就在很大程度上被機械取代了。
據麥肯錫的預測,到 2030 年,中國將有至少 1.18 億人的崗位被機器人取代,這要求他們學習新技能,適應與機器人的合作分工;其中 700-1200 萬人需要轉換職業(這意味著他們原有的崗位徹底被機器人取代,不再有人工的價值)。如果人工智能以更樂觀的速度發展的話,這一數字將擴大到 2.36 億,也就是三分之一的中國人。
縱觀歷史,很多劃時代的科技成果必然引發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短期內很可能難以被接受;但若放眼歷史長河,就會發現,所有重大的科技革命無一例外地都最終成為人類發展的加速器,同時也是人類生活品質提高的根本保障。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也同樣如此,它的確會對人類的就業造成一定沖擊。比如,人工智能更適合處理簡單重復、規則確定或者通過案例學習可以找到有效處理規則的問題。像安檢、看病理切片和監控視頻審核等交給人工智能更為高效可靠,這些工種也因此比較容易受到沖擊和替代。不過不必杞人憂天地擔心它會徹底取代人類。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例,它不僅僅是讓人類的既有工作被取代,同時會制造出足夠多的新的就業機會。
大多數情況下,工作不是消失了,而是轉變為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