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止痛藥之一:閱讀、書籍
“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王爾德:
擁有自由、書籍、鮮花和月亮的人怎么會不快樂?
培根:
讀書能給人樂趣、文雅和能力。人們獨居或隱退的時候,最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談話的時候,最能表現出讀書的文雅;判斷和處理事務的時候,最能發揮由讀書而獲得的能力。
賈平凹:
好讀書必有好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欲、棄浮華,瀟灑達觀,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亢不俗不諂。
馬特·海格:
如何停止時間:親吻。
如何時間旅行:閱讀。
如何感受時間:寫作。
如何逃脫時間:音樂。
如何釋放時間:呼吸。
02 止痛藥之二:音樂、貓、狗
阿爾伯特·施瓦茨:
有兩種忘記生活煩惱的方式:音樂和貓。
埃克哈特·托利:
當你愛撫一只狗,或聽一只貓的呼嚕聲時,思緒會沉淀一會兒,接著,你的內心會升起一個寧靜的樂園,生命之門就此打開。
海明威:
我要一只貓,我現在要一只貓。要是我不能有長頭發,也不能有任何有趣的東西,我總可以有只貓吧。
安塞姆·基弗:
我會被音樂打動,被詩歌打動,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被打動了,我就會“死”。你知道我的意思嗎?被打動實在太重要了。
多莉絲·萊辛:
擁有貓是多么奢侈啊,它使你的生活時時充滿令人驚艷的喜悅,讓你體會到用手掌撫觸一頭野獸光澤柔軟皮毛的感覺,在寒夜醒來時那緊貼著你的溫熱身軀,還有那甚至在一頭隨處可見的普通土貓身上,也能見到的優雅與魅力。
陸游: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03 止痛藥之三:電影
“電影教會我去勇敢、去浪漫,
去堅持自我,去愛護朋友。”
蒂姆·普拉特:
我的生活有些時候并不那么美好,但每當我看到一部好電影,我覺得就好像我對生活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分,即使是不那么好的電影,也能暫時幫我忘記生活中的糟糕事。電影教會我去勇敢、去浪漫,去堅持自我,去愛護朋友。
當然,電影可以成為一種逃避人生的方式,但有些時候你就是需要逃避人生,從屏幕上看到更值得去過的人生,從屏幕上知道人生可以更美好,或者是看到更糟的人生從而意識到自己還算是不錯的。
電影讓我學會不要將就。
李安:
沒有真心誠意的交流,生活是很空虛的。人生里,很多深層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里面交流,你才會感覺沒有那么孤單,沒有那么無助。
04 止痛藥之四:運動
“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
村上春樹:
跑步,在我迄今為止的人生中養成的諸多習慣里,恐怕是最為有益的一個,具有重要意義。我覺得,由于二十多年從不間斷地跑步,我的軀體和精神大致朝著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強化。
跑步對我來說,不獨是有益的體育鍛煉,還是有效的隱喻。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點兒,才更為重要。
在長跑中,如果說有什么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
05 止痛藥之五:買菜、做飯
“愿意做菜給別人吃的人是比較不自私的。”
汪曾祺:
做菜的樂趣第一是買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買的。到菜市場要走一段路,這也是散步,是運動。我什么功也不練,只練“買菜功”。我不愛逛商店,愛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綠生青、新鮮水靈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悅。
其次是切菜、炒菜都得站著,對于一個終日伏案的人來說,改變一下身體的姿勢是有好處的。
最大的樂趣還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很高興,盤盤見底。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來之后,我只是每樣嘗兩筷,然后就坐著抽煙、喝茶、喝酒。從這點說起來,愿意做菜給別人吃的人是比較不自私的。
06 止痛藥之六:萌娃
“看著他/她,我就可以瞬間愛這個世界。”
魯迅:
◎海嬰(魯迅之子周海嬰)這家伙非常調皮,兩三日前竟發表了頗為反動的宣言說“這種爸爸,什么爸爸”!真難辦。
◎他去年還問:“爸爸可以吃么?”我的答復是:“吃也可以吃,不過還是不吃罷。”今年就不再問,大約決定不吃了。
◎不肯吃飯之類的消極抵抗法,(海嬰)已經有了。這時我也往往只好對他說幾句好話,以息事寧人。我對別人就從來沒有這樣屈服過。如果我對父母能夠這樣,那就是一個孝子,可上“二十五孝”的了。
@Ven:
只要她這樣向我伸出她的小肉手,我就可以瞬間愛這個世界。
07 止痛藥之七:陌生的風景
“出發的感覺很好,世界的可能都在眼前。”
梁實秋:
家里面所能看見的那一塊青天,只有那么一大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風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風箏需要舉著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鄰居沒有遮攔……
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雖無勇氣披發入山,至少為什么不帶著一把牙刷捆起鋪蓋出去旅行幾天呢?
@走馬風:
有人說:旅行,不是為了看新的風景,而是為了逃離舊的風景。
但對我來說,出發的感覺本身就很好,陌生的風景天然就有治愈力,別人的活法啟示我,未踏足的土地填充我,在這個過程中,我的靈魂被吹皺,又被熨得平平整整。
回歸后,哪怕生活依然平淡,但我的人生之書,已多了幾頁彩頁。
08 止痛藥之八:家
“家是個有魔力的地方,一秒為我注入靈魂。”
@李飛馳:
上了一天班精疲力盡回到家,推開門家里亮著燈,廚房里傳來翻炒的聲音,空氣里溢滿飯菜的香氣,聽到動靜的4歲兒子一邊喊著“爸爸回來了”一邊飛撲過來,我把他抱起來舉過頭頂,積攢了一天的疲累頓時煙消云散。
家是個有魔力的地方,一秒為我注入靈魂。
09 止痛藥之九:
一切遼闊的東西,
天空、大海、群星、宇宙……
“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KnowYourself:
有一年國慶,跟閨蜜從不同國家飛到里斯本。到了歐亞大陸最西點羅卡角,我們安靜地坐在最高點,看一望無際的大西洋,濃烈的陽光灼熱了臉龐,旁邊就是陡峭的懸崖,我們的心情很無畏。
看完了大陸盡頭的日落,我想起,要是前任在身邊就好了,他那么喜歡海,一定會喜歡這里的。我們曾經說有一天要一起看日落,可惜兜兜轉轉幾年,一直都沒有這個“有一天”。
但在羅卡角的那一天,我感受到的,并不是求而不得的傷感,而是生命新開始的希望感。大概是“陸止于斯,海始于此”太美,讓人相信,凡事有盡頭,凡事才能有開始。
@錦上:
今天下午,在家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新聞,看得很激動,但印象最深的卻是對航天員王亞平的一個采訪細節,這位中國空間站首位女航天員出發前和五歲的女兒做了個約定:王亞平希望女兒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姥姥姥爺,好好學習;和媽媽樸實的愿望相比,女兒的愿望就絢麗爛漫多了,她希望媽媽回來時能摘星星給她,而且要摘很多,因為她還要分給她的同學們。
在世間不可盡數的浪漫中,大概沒有一種比得過“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給你”。
遨游宇宙摘星逐月,這個中國人執著了幾千年的浪漫想象,在今天的中國一次次得以實現,成為一個五歲小女孩口中“媽媽出差回來時帶給我的禮物”。
就真的,太美妙了。
10 止痛藥之十:
一些無用之物無用之事
“做無用之事,過有味人生。”
周國平: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鐘無用之情,終于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文/央視新聞《夜讀》整編、采寫
圖/視覺中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