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影院/中文字幕99/91青青在线视频/精品国产高清毛片

您好,請選擇問題分類進行咨詢。
聯系電話
010-64938082
首頁 > 千秋書院 > 歷史長廊
瀏覽:459次發布時間 : 2023-09-06馬勇:任何變革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任何統治者在沒有外來壓力的情況下都很難持久地主動變革


重構晚清記憶:來自世紀末的焦灼與恐懼


辛亥革命已經過去了一百年,也就是說,大清王朝成為歷史陳跡已有一百年的時間了。相對于大清王朝兩百多年的歷史而言,一百年絕對不算短,然而對那段歷史,尤其是晚清十年、二十年的歷史的研究,我們似乎越來越模糊,越來越不得要領。晚清的歷史有些顯然被妖魔化了。


……


正如我們已經知道的那樣,晚清七十年的歷史當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算起。列強通過這場戰爭強行進入中國,強行將中國拉入世界一體化的軌道,中國在屈辱中被迫踏上了走向世界之路。


經過1860年之后長達三十年的向西方學習,應該承認大清王朝已經從先前的衰敗中走出,正統史學家說那些年是歷史上的“同光中興”,或許稍有夸大,不過實事求是地說,到19世紀90年代早期,大清王朝確實恢復了一些往昔的氣勢與實力,確實敢于對列強開口說不,動輒表示不高興了。


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其實只是將中國推向一個正常國家,并不意味著中國就是一個正常國家經濟實力的突然增長使那時的中國人產生了莫名其妙的虛驕,然而經過一場并不太大的軍事沖突,龐大的中華帝國重演了半個世紀之前的悲劇,竟然被東鄰小國日本輕而易舉地打敗。


東鄰日本在過去一千多年中始終是中國最忠實的學生,只是到了近代,西方勢力東來之后,才突然轉身向西,脫亞入歐,經過不到三十年的發展,竟然真的在遠東建立起一個西方式的國家,并一舉成為中日戰爭的戰勝國。



對于日本轉身向西脫亞入歐的選擇,中國人自始就不以為然。聰明的中國人從一開始就不認為西方的東西值得全部照抄照搬,更不值得盡棄其學而學焉。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是強調文化自覺和文化的主體性,強調中國之所以學習西方只是適應形勢,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并不意味著中國會變成一個西方式的國家。


中國的政治體制、綱常倫理等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和優長之處,這是中國文明的財富,自然不能隨便丟棄。所以,中國在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的同時,并不愿意像日本那樣追慕西方政治體制、改造自己的政治體制。


個龐大帝國敗給小國,實在是一件太跌份的事。知恥而后勇,是中國圣賢幾千年的教誨。所以在甲午戰爭后,中國在經歷了短暫的痛苦之后再出發,其目標、榜樣,就是那個素來被中國人瞧不起的“小日本”。稍后所發生的“維新運動”,很顯然是要模仿日本的明治維新,要像日本那樣重構一個全新的國家體制。


中國走向維新之路當然是一個正確選擇,然而中國人的焦灼意識和世紀末的恐懼在那時非常強烈。日本人用差不多三十年所做的事情,中國卻希望三年完成,這就不免引發激烈的社會動蕩和社會恐慌。激進與保守、穩健與魯莽,在1895年之后成為國內政治路線的一個重要分野,上自朝廷,下至百官,在這些方面大概都是各有各的看法。這并不是非常奇怪的事。


然而,康有為不這樣認為。康有為的焦灼意識使他認為朝廷內部有一個頑強無比的守舊勢力,因而中國要進步,只有徹底摧毀這個守舊堡壘。他不僅這樣認為,而且這樣做,于是在1898年秋天,他試圖運用暴力手段去消解和平變革的障礙,不意被清廷反手打倒,清除出局。



清廷以暴易暴的強勢鎮壓,不僅嚴重挫傷了改革者的政治熱情,而且使清廷內部的政治勢力發生了異變和調整。作為大清王朝統治集團的滿洲貴族在這之后確實在思考一個問題,即中國的變革究竟是為了什么?他們不愿重演戊戌年間的政治故事,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一切變革都必須以維護滿洲貴族統治為前提,任何有可能損害滿洲貴族集團利益的行為都必須制止。


于是,在1898年之后中國的政治形勢發生逆轉,統治者試圖利用排外主義情緒化解國內危機,然而事與愿違,1900年的義和團戰爭差一點葬送了大清王朝的江山。


《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在列強的壓力下,在全球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新政、預備立憲、欽定憲法,等等,在短短十年間相繼出現,中國距離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國家不過一步之遙。


當然,任何政治變革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任何政治統治者在沒有外來壓力的情況下都很難持久地主動變革。政治變革的壓力往往來自于政治反對派。在大清王朝的最后十年,真正推動清政府進行大規模政治變革的動力,其實就來自孫中山和他的革命黨人。


革命與改良確實在那十年間進行著激烈賽跑,改良終于在各種利益集團的內訌中走向終結,孫中山原本“一個人的革命”最終成為一個民族的自覺和統一行動,清政府終于用自己的手將自己埋葬。



晚清最后十年的政治變革是真誠的,也是有效的。只是這場變革畢竟是在與革命賽跑,因而在那十年間,雙方的相互攻訐在所難免,相互夸大的指責往往掩蓋了歷史真相。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因而我們在民國之后的歷史記憶建構中,看到的只是大清王朝腐敗反動的一面,真實的歷史就這樣被善意妖魔化了。


【全文完】


轉載于:挖歷史。感謝原創作者和原發布平臺的辛勤付出。版權屬原擁有方。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由于版權不明,若涉侵權,指正立刪

關于千秋業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聯系我們
2007 - 2012版權所有 ? 北京千秋業教育顧問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立路68號(陽光廣場)B2座16層1602室 郵編:100101
聯系電話:010-64938082 傳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