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吳非(江蘇省特級教師)
毋庸諱言,中小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思維品質不佳,是基礎教育的弊端。
學生思維品質究竟是如何敗壞的,需要有冷靜客觀的分析,如果在這個問題上缺乏客觀的態度,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應試教育的傳統,專制文化的遺毒,社會的功利主義,都對學生的思維產生消極影響。這里僅具體地從閱讀狀況來觀察。
過低的閱讀量,狹窄的閱讀面,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閱讀量不足,諸事皆廢。
中國社會在介紹名人治學成功經驗時,用“博覽群書”的頻率遠遠要高于“獨立思考”。這個“博覽群書”是不是很難?
在古代,學富五車汗牛充棟,確實不容易,現今,無論書籍出版還是閱讀方式,遠比舊時代優越:印刷技術高度發達,書籍極其豐富,閱讀方式空前便捷。
然而青少年的閱讀量和閱讀視野反而不及先前,不似早先的“沒有書讀”、“貧苦無助”,而是“有書不讀”、“有書沒法讀”、“有書不想讀”。
教育部中小學各科“課程標準”規定的閱讀書目,數量并不算多,就連這樣一個基本的閱讀量,大部分學生無法達標。
以語文科為例,因為有應試的壓力,對待擴展閱讀,教師不積極;一些學校抓應試,連語文教科書的配套讀本也不為學生訂(更不用說“課外閱讀”了),教師和學生手頭只有一本語文教科書,一個學期“在一本教材中反復打滾”。
一些高校教授,對中小學課外閱讀的狀態一無所知,對學科素養的要求完全不了解,比如,有教授鼓吹“教什么就考什么”,“就考六本語文書”(他們連課改后的教科書格局也不了解)。
在把學生閱讀局限在教科書范圍內的同時,也把他們的思維死死地固定在一個框里。
教科書“不過是個例子”(葉圣陶語),熟知或背誦這個例子是不是能解決其他問題?一個學期的“課文”不過二十多篇,即使全是經典名篇,全背下來,爛熟于心,也不可能替代“語文”思維,因為生命中的、生活中的“語文”,不能只靠這二十多篇課文去發展??勺鳛榉醋C的,是很多文盲的口頭表達并不差,倒是熟背經史的人往往口訥不知變通,究其根本,是沒有能力在生活中發展“活的語文”,拓展語文視野。
為什么中學教學會出現拒絕閱讀的現象?
在二十多篇課文中“打滾”,是不是能對付考試?相當多的語文教師竟然認為“不一定對付不了”“讀書少未必吃虧”,——現行語文考試命題思路、形式及評價標準比較落后,中小學教師“身經百戰”,輕車熟路,自有一套對付考試的經驗,這便讓大批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誤解。如此低的閱讀量,“閱讀視野”也就無從談起,而他們的思維,也只能長期停留在應付考試的低水平上,靠的是通過反復訓練形成的“條件反射”。
學生在學校學習,會思考些什么?
以學生視角,他喜歡“聰明的老師”“有辦法的人”,那些人善于學習,能從學習中獲得快樂,跟從他們學習,能獲得智慧,培育趣味。他找尋有智慧的人,未必有功利的目的,而會觀察其人格理想、德行、情操、風格和生活品質。
中小學需要大批有智慧、有職業精神的教師,這些教師自身是優秀的讀書人。很遺憾,在一些學校觀察教師業余狀態,往往感到悲觀,他們常年不讀一本書,言行舉止惡俗,很難想象他們培養學生學了什么。一些學校和地區教研室不得不組織培訓講座,宣傳“讀書的重要性”,開展“教師讀書活動”,在講常識的社會,這是令人難堪的事。
由于沒有最低限度的閱讀積累,這些教師完成教學工作有困難,對自己的教學很難有正確判斷;交流中經常聽聞教師種種荒謬絕倫的錯誤,這些人不愿接受新的知識,不愿反思個人教學行為,這也是一些教師教學離不開“教參”或反對教學改革的原因。
語文科如此,其他學科教學同樣存在閱讀能力的問題,歷史地理教師的觀點和知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大學時代,物理化學教師完全不了解學科發展及世界科技新發現的,大有人在。知識陳舊,缺乏見解,教法僵死,竟然沒影響他們帶領學生對付中考高考,這足以說明目前教育改革的困境,然而這種狀況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能夠混得下去”,就不需要改變,教師的這類惰性和功利主義教育觀,影響了學生的思維和判斷,也為下一波“讀書無用論”推波助瀾。
童年或少年時代教育條件不足造成的思維力能力不強,有可能通過廣泛閱讀逐步實現自我啟蒙,但如果學校奉行應試教育,不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則會關閉走向智慧的大門。
閱讀量不足,就不可能有“質”;沒有“質量”的學習,則難以形成真正意義的“思維”。學習一旦成為簡單的“記誦”或熟練的“操作”,所謂“思維”不過是本能的機械反應。有廣泛的閱讀,學生能發現“差別”“異同”,在辨識、分析和判斷的過程中,“認識”“看法”“觀點”“見解”等等會出現,這是“思維”。
我在一些課堂看到教師講錯了知識,學生也沒有任何反應,因為他缺少知識儲備,無法憑某個方面的經驗去作判斷。如果這樣的課成為常態,學生安于這樣的狀態,這個學生的思維不可能是有價值的。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教育思想網,作者:吳非,江蘇省特級教師。轉載僅供學習交流,圖文如有侵權,請來函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