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影院/中文字幕99/91青青在线视频/精品国产高清毛片

您好,請選擇問題分類進行咨詢。
聯系電話
010-64938082
首頁 > 千秋書院 > 教育專著
瀏覽:184次發布時間 : 2024-08-21【品而知味】《什么是教育》:一個哲學家的教育思考

真正的教育家都是哲學家,而哲學家并不都是教育家。


德國存在主義哲學的杰出代表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以宏闊廣大的時空視野,探本索原的思想方法,慎思明辨的治學態度,深入考察教育的一些核心問題,其關于理性與精神、科學與人文、生存與歷史、自由與權威等的論述,凸顯他對教育本原的深邃思考和把脈教育病癥的睿智洞察,從而以深具哲學意蘊的教育思想對當代教育產生重大影響。


卡爾·雅斯貝爾斯生活在一個政治變革廣泛深遠的時代,終其一生伴隨納粹政治起而覆亡與歐洲文明戰后重建的歷史進程。1969年,他以86歲高齡逝世。1977年,從雅斯貝爾斯卷帙浩繁的著作中,赫爾曼·洪恩(Hermann Horn)輯錄其談論教育的內容,編纂成《什么是教育》一書并由Piper出版社出版德文本。1991年,三聯書店出版《什么是教育》的首個中譯本,收入“德國文化叢書”,譯者鄒進。2023年,三聯書店出版童可依譯本《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教育名著之一,不僅出版及印次多,印數大,而且僅從知網收錄的文獻看,對其引用達到數以千計。究其原因,在于——


《什么是教育》對教育本原問題的剖析,激發對提升教育品質的深度思考


明代“心學”之集大成者王陽明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知其所來,方知所往。所以,真正弄明白“什么是教育”這個基本問題,從根本上決定辦學育人的理念、原則、策略與方法,影響著教育生活品質與學生發展質量。


在《什么是教育》這本書,雅斯貝爾斯開宗明義:“教育關系在人類此在中(因年齡、教養、素質而異)不可或缺。”從“關系”這個底層邏輯出發,他在不同層次、角度對教育的內涵加以清晰、細致、具體的明確。


如,“教育是在人與人(尤其是年長者與年輕一代)的交往中,通過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分享以及行為舉止的規范,將傳統交給年輕人,使他們在其中成長,舒展自由的天性。”這是在師生關系上定義教育。


如,“真正的教育不提倡死記硬背,但也不能期望每個人都成為富有真知灼見的思想家。”這是從教學方式與培養目標的角度定義教育。


如,“教育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其次才是科學獲知的過程。”這是從過程與成效的角度定義教育。


如,“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這是在德性與知識的關系上定義教育。


如,“教育作為一種特殊行為,與訓練、照料、控制等都不同。”這是從區分教育與非教育的角度定義教育。


諸如以上所引,雅斯貝爾斯對“教育是什么”的回答或陳述,書中在在皆是。這些判斷句或陳述句,構成關于教育的認知地圖。盲人瞎馬,南轅北轍,目標落空緣于路走錯了。反躬自省,雅斯貝爾斯這些金石之言足可為我們鏡鑒。


《什么是教育》闡述的教育概念或理念,引起對教育過程質量的深切關注


概念或理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性與整體性的界定。一個人對某個概念理解得怎樣,對某個理念領悟得怎樣,一般地會反映在他的待人處事的態度上和行為方式上。所謂“人類的行為是思想的最佳譯員”,乃是說概念或理念的價值。


在《什么是教育》這部書中,雅斯貝爾斯提出并闡述多個為我們耳熟能詳的概念或術語,如“有信仰的教育”、“學校精神共同體”、“本真的教育”、“愛作為教育的根本力量”、“整體性知識”,等等。


這里,說說“有信仰的教育”對我們的意義。


雅斯貝爾斯說:“一切有意識的教育都以自身的實質為前提。教育須有信仰,沒有信仰的教育不過是純粹的教學技術。應當認清教育的實質與意志,若非如此,便無法找到教育的宗旨。因此,我們時常聽到的一些教育口號并沒有把握住教育的真正實質,諸如學習一技之長、強健體魄、獲得國際視野、陶冶性情、確立民族意識、培養勇氣與自立、提升表達能力、塑造個性、創造共同的文化意識,等等。”口號太多,心里太急,教育不可避免地陷入功利主義的泥淖,實質是缺乏持續做教育的定力。放言高論、認識片面、跟風搖擺、折騰不已,離教育的本質要求只會越來越遠。


所以,做教育信仰什么,就會堅守什么,這決定著教育的品位與教育者的境界。而執著于教育信仰,要有對教育本質與價值的守護,摒棄功利心,淡泊以自持,把學生發展置于教育的最高位置。如此,教育就會多一些生動活潑,少一些平庸浮躁。


《什么是教育》對教育病態的批判,啟迪對教育改革之艱巨性的深刻認知


雅斯貝爾斯逝世已逾半個世紀。


讀《什么是教育》,我常常感嘆于他的超越歷史與時代、文化與民族的洞見。在本書的《第六章 依存于整體的教育》,他對已現危機征兆的教育狀態有一段描述:“缺乏統一觀念的高強度教學、層出不窮的文章書籍、不斷翻新的教學技巧。教師個人對教育付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但因為缺乏整體的支撐,卻顯得貧弱無力。而且,我們的狀況所獨有的特征似乎是:放棄實質性的教育,卻沒完沒了地從事教學試驗,在這種教育的解體中形成了種種無關宏旨的可能性,這是一種以不真實的直接性呈現不可言說之物的企圖。一種嘗試迅速替代另一種嘗試,教育的內容、目標與方法不斷更換。”


從這段文字,我聯想到的詞,有“焦慮”、“內卷”、“模式”、“負擔”、“高效”等等,在這些詞的之前或之后,當然是要加上“教育”或“教學”的。近些年來,由這些詞指向的教育病態都曾吵得很熱,對這些病癥的診療方案亦推出不少,為此做了很多的事似乎也都不太令人滿意。于是,在這段話的旁邊,我寫下“如在目前!”幾個字。


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從存在主義的哲學邏輯出發,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的核心在于喚醒個體的存在自覺,使其意識到自身的獨特性和與世界的聯系。為此,他指出:“唯有人的回歸才能實現真正的教育革新。”倡導“本真的教育”,祛除外加于教育的功利的東西,專注于學生這個“人的發展”,培養有獨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有創造力的現代公民。


學生如此,教師更當如此,民族的未來就在于此!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教育美談,作者:姜野軍。轉載僅供學習交流,圖文如有侵權,請來函刪除。

關于千秋業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聯系我們
2007 - 2012版權所有 ? 北京千秋業教育顧問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立路68號(陽光廣場)B2座16層1602室 郵編:100101
聯系電話:010-64938082 傳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